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资讯 > 正文
理性看就业率,还大学以从容
发布者:admin  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4-9-7

导读:高温的七月,原是高校毕业生踌躇满志地奔赴工作岗位的日子,然而,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,部分毕业生仍“待字闺中”,心急如焚。

9685.jpg

  日前,中国矿业大学的一些毕业生尽管已完成学业,却因为缺少一纸就业协议而不能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。 对此,校方也有难言的苦衷:主管部门对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的比例要求,逐年递增不进则退,否则,次年的招生计划及随之而来的行政拨款和学费收入,就可能受到影响。(昨日《新京报》)

 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资历证明,原本与校门之外的就业率毫无关系,对此各方不存任何争议。为追求纸面上的高就业率而暂扣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的几桩个案,实属有关高校在无奈之中采取的下策,既不合法也不合理,相信在各方关注下很快会得到解决。

  然而,此次事件所暴露出的苛求高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问题,却值得认真反思,否则,这场发生于“校门口”的迷局必将如幽灵一般附着于高等教育全过程,使之周身不畅。而且“要拿毕业证,先亮就业协议书”的逻辑悖论,则有可能以变相的症状在今后的毕业日子里卷土重来。

  如果当事各方都有真实的理由而都感委屈时,必定是机制本身出了故障。在就业心态、工作模式和社会评价机制日益多样化的今天,如果有关部门仍然以毕业生就业率为标准,衡量高校的学科体系、招生计划和教育质量,甚至因此决定经费拨款的流向与分配,恐怕过于简单而失之科学。典型的例子是:综合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向来不如低等级的职业技术教育高,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断言后者的教育质量高于前者。

  何况,中国人正在从“单位人”走向“个体人”,依附于一定的单位和岗位,未必是所有人的一致梦想;以个人身份自主创业,从无到有,守法经营,甚至志愿投身公益事业,未必不是社会有用之才,况且自主创业还能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过多地强调和渲染纸面上的就业率,反而会强化学生“依附于单位”谋生的思维,使毕业生刚出校门暂时待业的正常现象,成了一把悬在高校校门上的利剑。

  事实上,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,真正的问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就业率而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。在一定意义上,高校毕业只是做好就业准备,强求高比率的“一出校门即要上岗”并不现实。

  如果说中学教育的症结在于惟高考的“指挥棒”马首是瞻,那么一些高校似乎正在陷入毕业生就业率的迷局:从学科设置、专业命名、招生方向到科研立项,甚至学校更名,都在以市场为导向。高等教育本应侧重的人文塑造和基础理论,逐渐边缘化了,由此而导致的“教授多而学者少、专家多而名家少、论文多而创新少”,已经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小的伤害。

  此外,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待情结也对高校追求虚假的就业繁荣,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前不久,香港科技大学在京招生,一些家长对于该校的招生简章中绝口不提就业前景表示不满,殊不知这是许多国际知名高校的一贯作法:在招生计划中很少提及就业方向,更不必说什么就业率,但其结果却是求学者众多,毕业后大多能成为社会英才。

  许多成功者并非是一出校门即可成大事,其事业的辉煌之处甚至不是大学所学专业。人们尤其是教育管理者不妨目光放长远一些,不必一味以走出高校校门的“就业率”论成败,让学校能够从容、科学地教书育人,学生能够沉下心来求学成才。

分享到:
热门职位